
每當擰開水龍頭,看著清澈的水流嘩嘩而出時,身邊無數水務人的責任與堅守便一次次涌上心頭。今天,我想講述的,就是這樣一位用行動詮釋“文明服務”的供水人——魏巍。90后的他不是什么驚天動地的英雄,卻用十幾年如一日的堅守,把“責任”二字,寫進了每一段水管、每一次搶修、每一戶人家的期盼里。
2020年盛夏早高峰,遂寧市大英縣城區(qū)消防栓突然爆管,周邊幾百戶居民供水告急,正吃早飯的魏巍,抓起工具包就沖向現場,到了才發(fā)現,早高峰道路被淹,閥門井被近2米深的污水淹沒,井下缺氧風險隨時危及生命。
“讓我來!”魏巍扒掉外套,深吸一口氣就跳進了污水井里。井下一片漆黑,他憑著多年的經驗摸索閥門,每一次閉氣潛入,都像在與時間賽跑。1分18秒內他6次扎進水里,當最后一下用力關上閥門后,渾身泥濘的他爬出井口,眼睛卻格外明亮,群眾都稱他為“城市開關俠”。對于魏巍來說,這樣的“沖鋒”已是家常便飯。作為管網探漏隊隊長,他深夜帶著儀器排查漏點,累計搶修700余次大型管道,精準定位1000多處漏點,減少漏水量2000萬噸,踐行著“優(yōu)質服務為人民”。
2023年秋天,魏巍從大英奔赴甘孜州海拔近4000米的白玉縣拉龍村。初到高原,頭痛失眠,狼嚎相伴,但看到藏族同胞喝雪水,他決心讓高原水變甜。他帶著儀器徒步100多公里尋找水源,鞋子磨破3雙,為建蓄水池跑資金,和村民扛著7000米PE管爬雪山。水通時,藏族阿媽捧著水落淚,說這是“共產黨送來的甜水”。
從城市管網到高原牧場,魏巍擰動水管開關,打開為民服務心門。他用沾滿泥漿的雙手詮釋文明:危急時刻挺身而出,平凡崗位精益求精,把群眾當親人。這股文明暖流,順著千萬個“魏巍”的腳步,讓千家萬戶群眾能夠安全地用上飲用水,讓“安全保供用心服務”的理念浸潤蜀鄉(xiāng)大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