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(CPI)將于下周一公布,多位專家和機構預測認為,11月份CPI同比增速仍將維持在3%以上,同時,預計明年物價上漲壓力可能比今年略大一些。
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咨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表示,11月份CPI的漲幅或將與10月份相差無幾,預計11月份CPI同比漲幅將會落在3.1%,雖然還將繼續(xù)維持在3%以上,但是上漲的幅度不會很大。全年完成3.5%的目標不成問題。
申銀萬國[微博]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也預測,11月份通脹將小幅回落至3.1%,比10月回落0.1個百分點。預計非食品價格受產能過剩影響,缺乏上升動力,同比漲幅為1.6%,與10月持平;預計食品價格上漲6.2%,比10月回落0.3個百分點。
證券時報記者對幾家權威機構預測值進行匯總,機構預測的11月CPI增幅均值為3.2%。最低預測值來自銀河證券的3%,而華泰證券給出了3.4%的最高預測值。交通銀行、興業(yè)銀行預測報告為3.1%。
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宏觀分析師唐建偉指出,從CPI運行趨勢看,今年CPI已經進入上行周期,而根據歷史經驗,國內CPI的上行周期一般會持續(xù)兩年左右,且周期的高點會在第二年出現。因此,預計明年物價上漲壓力可能比今年略大一些,明年CPI同比的高點也可能高于今年的3.2%。
但業(yè)內專家對此并不擔心,李慧勇指出,在產能過剩及需求不足的大背景下,未來通脹壓力不會很大,通脹的波動更多取決于CPI中食品價格的波動,及CPI的基數效應。興業(yè)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[微博]也強調,雖然月度CPI同比增速已連續(xù)3個月超過3%,但通脹形勢并未呈現出趨勢性上行壓力,考慮到PPI仍在通縮狀態(tài),預計未來通脹風險不會成為中國經濟的主要矛盾。
入庫時間:2013/12/6